去年开始有人给我介绍对象了。在这座无依无靠的城市,我很感激身边还有这么一些热心肠的普通朋友。我也明白,一个年近四十、农村出身的女人,虽然有相对稳定体面的工作,长相过得去,会做饭能持家,性格算是温柔情绪也还算稳定,但她还有十多年的房贷,以及一个上小学的儿子,这种条件注定会被好条件的男人 PASS 掉,所以我只能在一堆矮子里面拔将军。但也还是可以挑一挑的。
去年就挑出来一个 A ,本地人,他的优点是爽朗幽默(我性格有一点闷,他能调节气氛),并且守时,执行能力比较强。缺点是性格太直太刚,而且他离异带一男孩儿,比我儿子大两岁,刚上初中,正是要花钱的阶段,所以 A 在用钱方面很节约。比如一起出去吃饭喜欢挑小面馆,出去玩都是去爬山或者去江边散步、去公园赏花、去书店看书,都是去一些免费的场所。
不过那次碰到七夕节他还是提前为我准备了礼物的。也说过如果今后结婚他希望我搬去他家,并且诚实地告诉了我他每个月的收入以及一些开支,生活中有哪些困难也一点点跟我讲了。
正在犹豫要不要与他更进一步的时候,他有个短途出差的机会,说想带上我一起去。我正好没去过那个小城,想着也是一个了解彼此的机会,便兴高采烈地跟他上了车。
一路上风景怡人心情美好各种畅聊,我对他的好感度直线上升,满心期待着等他谈完工作后去当地走走看看,毕竟他说下午他就自由了。结果人家中午谈完工作后都没跟我商量一下,居然直接开车返航了,甚至都没说在当地吃顿饭,还是回来后我提醒他说肚子饿了,他才找了个餐馆解决了温饱问题。
那天回家后我仔细想了想,感觉自己肯定忍受不了他这种性格。我个人认为中国人的情义很多时候就体现在一个吃上面, A 其他方面节约可以理解,但是吃饭这么重要的问题都能忽略,对我来说孰不可忍,所以还是决定和他分了。
接下来是我要重点说的 B 。因为想要吧友帮我分析一下这个人,所以我会尽量说得细节一些。
B 也是本地人,40 岁,离异人士,离婚原因是和前妻三观严重不合,有一男孩与我家孩子同岁。孩子 3 岁时他和前妻经常因为一些家庭琐事、育儿观念而爆发冲突,最后 B 主动提出了离婚,孩子跟前妻,因为孩子还小,他们没有对外公开,直到今年孩子才慢慢知道真相。而我也因为孩子的原因,并不想过早地介入对方的家庭生活,也不想被对方干涉自己的生活,希望花多一点时间对彼此做个深入了解,于是我们一致决定,两年之后彼此满意了才拿证,之后再过同居的生活。
相处一段时间下来,感觉 B 是一个对家庭有着比较强责任感的人。离婚后他一个人居住,孩子住在前妻家中,日常由外公外婆带着,但是 B 还是争取到了每天接送孩子的任务。周末孩子的妈妈给报了各种培训班,B 虽然嘴上很大的怨言,他觉得报这些班都是在浪费钱,但是仍然配合着每次接送。寒暑假他也会趁孩子没课的时候带他出去玩儿,必要时还要扮演一家三口的模式。
B 的父母住在离他不太远的小区,有时会来他家一起做饭吃,他有时也会带着老两口外出吃个自助餐、逛奥特莱斯淘点特价衣物什么的。B 是一个薅毛党,淘特价商品是他的专长。我们在一起快半年的时间,见面时他几乎不让我出钱,因为消费的都是他在网上薅的各种羊毛券。
第一次见面他了解到我喜欢唱歌,便约了我去一个 KTV 。当时为了兑换优惠券,我们还排了一会儿队,然后服务员带我们进了一个特别迷你的小包厢,包厢内除了一张小沙发和一张桌子,几乎连站的空间都没有了,当时我就有点尴尬了,B 拎着一杯咖啡和一瓶饮料递到我手上,也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了句“这是我唱歌以来碰到过的最小的包厢了”。
紧接着他便开始点歌,因为还不熟悉,我们分别站在桌子的两端,一下午不停地唱啊唱,他唱累了我接上,我累了他又开始,就这样唱了整整三个小时!
期间除了喝水,我们甚至都没聊一句家常,也没好意思坐下来,因为坐下来彼此就挨得太近了,会尴尬。但不得不说,这也是我在 KTV 唱歌唱得最尽兴的一次。
第二次见面,B 上午带我去了江边骑共享单车。他说自己办了月卡,不用我扫码。中午去吃烤肉自助餐,我跟他说上次他请我唱歌,这次换我请他吃饭,结果他也说不用,因为他囤了券。
第三次的见面 B 便开车带着我去奥特莱斯给我到处淘特价鞋,虽然没淘到合适的鞋,但还是在他的坚持下买了一条裤子,付款时他也拒绝让我买单。
类似的情况还有,出门 B 也不用我开车,要我节约油费,说他加油是有券的,他还囤了不少奶茶、咖啡、冰淇淋的券,还抢了一些优惠的电影票或者 KTV 券,这些都是为我们日常约会见面准备的。我想或许是他体谅我一个外地人带孩子的不容易吧,所以尽管他自己是个薅毛党,却还是尽可能地替我节约,这点让我挺感动的。
B 从去年开始便没有上班了。他以前在一家国企上班十多年,最终决定辞职的原因是干得不开心,不想为了生存去应付自己不喜欢的人。我认为也是因为目前他的父母都有养老金且身体比较硬朗,他没有了后顾之忧,这才给了他裸辞的底气。目前他可以说就是个专业的薅毛党,在家的日常基本除了接送小孩外,就是刷单、追美剧、做饭和运动。
我平时消费很节约,也经常会用到团购,但是与 B 接触以来,才发现薅毛党的手段简直令人发指:比如他手机上每天有十几个闹钟,都是定好了时间来抢优惠券的,有的闹钟甚至设在凌晨三点;同时关注好几十个商场的公zong号,然后连续几个月每天都打卡得积分,就为了兑换一些小礼品或礼券;买个东西为了几块钱可以去 N 家网店比较价格、性能;办了十多张信用卡,手机里下载了几十个银行的 APP ,里面有各种薅羊毛的任务和打卡任务,以至于他的备忘录里都是一堆信用卡的还款日期提醒,还有抢到的各种还没来得及消费的优惠券到期日提醒等等。
我不太理解他为什么不出去找份工作。他便说找一份工作如果只是为了赚钱,那赚钱就是为了解决生存问题,他现在薅羊毛直接解决了生活中大量的需求,难道不是在赚钱吗?同时他少了很多不必要的交际,他感到自在和轻松,比上班快乐多了,甚至抢到很划算的优惠券会有种说不出的成就感,人开心了身体就好了,身体好了还节约了看病的成本。
B 表示不想再回到职场里那种压抑的氛围中去,可能有机会就投资做点小生意,但是比起赚钱,他清楚自己更善于理财,他存了几个银行的定期,每天还会抽空关注各个银行理财产品的利率调整情况。他还经常会将一些商场优惠券或者活动分享给我,带着我和他一起薅羊毛。
我现在有两个问题想请教一下:
1、B 爱薅羊毛的行为以及他这种个性表明他是一个什么样性格的人?有没有薅毛党可以帮我分析一下呢?
2、感觉 B 除了父母和儿子以外,没有其他的朋友,他性格上是不是有什么缺陷呢?可是我和他相处的这半年多又没发现什么大问题。您觉得他可以深交吗?能托付终生吗?